第二十九章·章尾小記
作為漢代貨幣的通制,五銖亦是唐代通寶類貨幣的前身。秦亡后,秦半兩錢多有民間私鑄,偽劣盛行,有礙錢幣流通。漢武帝前期曾推行過三銖錢和半兩錢,但因各種原因不得不進行數(shù)次幣制改革。后武帝元狩五年廢三銖錢,改鑄五銖,錢文“五銖”從此登上歷史舞臺。滿足了后世長時間段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?fàn)顩r與貨幣規(guī)格間的要求。由于是元狩五年讓各郡國鑄行,又稱這一時期的錢幣為郡國五銖或元狩五銖。
漢代以后,五銖錢亦長時間見證了歷史變遷,經(jīng)過魏、晉至隋朝,均作為主要的通行貨幣使用,雖然形制多有不一,但直到唐初,才停止鑄造。因此隋代五銖遂成為了“銖兩錢制”的絕響,而后唐高祖武德四年,開元通寶替代五銖錢,歷代沿用。由于通行700多年,五銖錢也成為了華夏現(xiàn)今使用時間最長久的貨幣種類。
當(dāng)然文中的個人描述的銅錢占卜過程和方式,更多是藝術(shù)加工和一些傳說借鑒,例如需用元狩五銖為的是借用其歷史的厚重久遠(yuǎn),切勿當(dāng)真模仿,占卜活動更請大家理性看待。
——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于創(chuàng)作的資料整理,并非科普,請大家正確理解,若有問題或建議,歡迎提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