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5章 三封詔令
有關(guān)西川局勢,近來成了朝官們熱議的話題。
他們雖身在外朝,但又如何不知殿內(nèi)之事?天子重提西川之事,并與諸宰臣在延英殿內(nèi)反復商議兩次,足可見天子對此事的看重。
因而代掌禮部事務的孔緯剛一經(jīng)宣示議題,朝堂上立即炸開了鍋。
其中更有不少對國事上心的官員,早就私下議過無數(shù)遍,如今得在天子眼前親呈的良機,更是不會放過。
紫宸殿眾議一開。
左列一著緋袍、近四十歲之人率先站了出來,執(zhí)笏板道:“臣吏部侍郎崔胤,有言啟奏。”
“準奏。”丹陛上的李曄回道。
崔胤道:“永平軍節(jié)度使王建,虎狼之輩也,其假借朝廷之名,謀一己之私利,今已奪得西川大半州縣,若再不加以限制,恐后患無窮……臣請圣上立即派發(fā)大軍入蜀,穩(wěn)定西川局勢。”
“臣反對!”
崔胤話音剛落,立即又有人站了出來,面朝丹陛上一拜,“臣右諫議韓偓,啟奏圣上?!?p> “準奏?!崩顣险绽鸬?。
韓偓道:“田令孜欺君蠹國,致使黃巢叛亂,四海崩裂,歷數(shù)大唐開國三百年,未有這般可恨之人,若不能將其明正法典,梟首分尸,不能告慰社稷宗廟、天下萬民。今西川戰(zhàn)事未完,此賊尚未擒獲,誠不宜更改詔令,前功盡棄。望圣上明鑒?!?p> “臣附議……”
“臣反對……”
韓偓剛退,立即又有人站出來奏請。
再接下來,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這場論戰(zhàn)中。
他們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各有立場,在這朝堂上盡情施展。
李曄才聽得一會后,便只覺得耳內(nèi)嗡嗡作響,其后再站出來的朝臣,雖從他的表情上來看,也是在聲嘶力竭地呈示他的觀點,或許他的觀點也很有道理,可李曄只能看著他兩張嘴皮上下翻動,卻是再也聽不見去了。
他現(xiàn)在切身體會到,什么叫湮沒在茫茫的眾聲中。
兼聽則明、偏信則暗,一個君王要聽取如此茫茫多的各色各樣的論點,還要辨別這點論點背后的人心和企圖,再選擇適用的論點,摒棄不當?shù)难哉?,當真是一樣了不起的本領。
或許這也是君王最后都會變得固執(zhí)己見的緣故之一。
實在是建言太多了,便等于沒有建言,最后只能相信自己……
張濬既私下里得了李曄的指示,便十分清楚他此時的任務。
見朝堂上論戰(zhàn)持續(xù)了大半個時辰仍不消減,反是愈演愈烈,已成一片混亂,他果斷站了出來,將這些聲音全部呵退,表明觀點,朝廷將武力干涉西川局勢,并奏請由他領兵前往。
朝堂上立時安靜下來。
張濬的宰臣身份是一方面原因,更主要的是他的觀點驚人。
上次掛帥出征河東不成,他居然又想掛帥去四川,莫非是上癮了……
但只安靜得片刻,楊復恭站了出來,聲音更大,奏請圣上任命自己為帥。
見這兩位大佬當朝對峙,其余人都識趣地閉嘴了,充當看客。
接下來張濬和楊復恭爭奪主帥之位。
依舊是他們延英殿里用過的依據(jù),楊復恭抨擊張濬書生如何領兵,張濬抨擊楊復恭多年霸占兵權(quán)卻毫無建樹、不值得信賴……
如此爭論三四個回合后,張濬“敗下陣來”。
楊復恭自是得意,以為自己的嘴上功夫也見長進,竟然能把張濬說得啞口無言……
此時火候已到,李曄立起身來。
紫宸殿內(nèi)頓時一片肅靜。
天子將要做出最終決議了。
“西川一日不平,朕一日難心安,且兩年來西川勞費無度,不宜再拖延。幸得楊國老能為國分憂,朕心甚慰?;赝薜谴笪粌奢d以來,朝廷事日益衰微,朕常感愧疚,全仗了楊國老四處奔波,勉力扶持,今日國有難事,又是楊國老挺身而出……
“朕決議,加授楊國老劍南三川宣慰使、制置使,總攬劍南事,盡起京內(nèi)外左右神策軍;加楊守亮西川節(jié)度使,率山南西道兵馬,同洋州楊守忠、龍劍楊守貞、綿州楊守厚,一并歸楊國老節(jié)制,奔赴西川,為我大唐再立功勛。”
“圣上,圣明?!?p> 楊復恭第一個大聲頌贊。
“圣上圣明?!彪S后是其余朝官一同頌贊領命。
或許是太過得意了,被天子當著所有朝官的面大肆贊揚,楊復恭意猶未盡,又當眾夸下??冢?p> “圣上無憂,老臣此次出兵,不出半年,定能平復西川?!?p> ……
……
紫宸殿朝會散后,宰臣們又隨即跟著李曄來到延英殿。
方才紫宸殿內(nèi)只是口頭決議,還得再次商議后,正式制成詔令。
其實也沒什么好商議的了。
天子已于紫宸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公行決議,再無更改的可能,宰臣們只需按照圣諭,書之于帛書……
一共有三封詔令。
方才紫宸殿內(nèi)的圣諭只是制成了第一封詔令,也是可公之四海的詔令,加楊復恭為三川宣慰使、制置使,楊守亮為西川節(jié)度使。
另外兩封是密令,制成后交由楊復恭保管,由他根據(jù)形勢自行選擇公布時機。
一封宣慰王建,表彰他在西川的功勞,如今朝廷另派大軍來分擔他的壓力,他可以放心回自己永平節(jié)鎮(zhèn)里去,其余所領州縣由新任西川節(jié)度使楊守亮接管;
一封昭示田令孜和陳敬瑄,天子仁德,顧念他們曾為朝廷做出的貢獻,故赦免他們的罪過,另在朝中為他們設置官爵,二人將西川符節(jié)和牌印轉(zhuǎn)交楊復恭后,立刻從成都啟程,回京城赴任。
三封詔令擬就,李曄御筆朱批,隨后加蓋寶印。
第一封交由樞密使西門重遂拿去外朝宣示,昭告天下。
另兩封交由楊復恭。
李曄另賞賜楊復恭通天犀腰帶一條(如今宮里一共只存有四條),以表彰他為國征戰(zhàn)。
楊復恭動情了。
他收下詔令和通天犀帶后,跪伏在了李曄面前,指天發(fā)誓,定不負圣上厚恩,半年內(nèi)光復西川。
除兩年前的登基大典,這是楊復恭唯一一次對天子行跪拜大禮……
李曄連忙托起了他,再囑咐一番國老保重之類的套話。
隨后,李曄退出延英殿。
具體出兵事宜由楊復恭與宰臣們自行商議,無須他再一一過問。
且張濬既得了他的指示,知道此次出兵的要義所在,自會想法鼓動楊復恭抽調(diào)盡量多的神策軍離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