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14
擺攤需要什么設施完全沒譜,但只要在各地小吃市場多看看,就不是什么難事。看多了附近城市的小吃攤,所用設施普遍是因陋就簡,一點都不復雜。
有一個跡象引起庶盶的注意:各地市場幾乎都有不少人在經營麻辣燙、小火鍋,呈現(xiàn)出一種不當之勢。盡管這湯湯水水的自己是沒有多大興趣,但作為具有市場潛力的種類,卻也不可不察。
本來所有醫(yī)生都叮囑過,要庶盶別粘辣椒等辛辣食物。但面對麻辣燙、小火鍋,卻也顧不得這許多,反正自己藥沒少吃,再多一點也無妨。通過對色香味參差不齊的品嘗,庶盶認為,將火鍋風味移形換位到不同場合已經成為現(xiàn)實。
經二姐哥四處托人說情,將攤位落實在郵局宿舍大門口,比鄰農貿市場,雖說不是人流最集中的檔口,最起碼算是人流相對集中的鬧市口。擁有一個如此市場平臺,盡管只是一個小小縣城,估計一年一個萬元戶將是輕而易舉的事。
考慮到二姐一家守在縣城的廟門口,然二姐哥卻長期以強體力勞動為主,雖說相對收入不錯,但與做買賣的收入懸殊是巨大的?;I備米餅設施與攤位,二姐哥是花了大力氣的,便提議:如果經營米餅可行的話,不如稍后考慮從經營米餅入手,逐步走上做買賣的路子,相對輕松一些,收入也會更高一些。二姐一家深以為然,逐決定合伙經營米餅。
米餅開張面市,迅速轟動小小縣城,常常是一連數(shù)小時不得絲毫松閑,就連油炸餅都一直被窩在那不敢動彈。限量準備材料,賣完收檔,可謂勞逸結合。一兩天后眾多客人都詢問“你們是不是只賣上午不賣下午”等,見中午不到就幾乎完結,次日只好又增加些許材料,再怎么說也得支撐到午后吧。與剛開張幾日有所不同的是,為他人捎帶的數(shù)量大增。眼見連米餅鍋不夠用了,只得趕緊再增加幾口。
每當午后收攤時,總有不少經營其它小吃者圍過來,普遍以羨慕的口吻夸贊米餅生意的火爆,一連幾天都聽到諸如“滿城都是米餅的包裝紙”。抬頭遠近隨處可見米餅的包裝紙片,趁著收檔的空閑,庶盶沿著大街小巷轉過一圈,米餅包裝紙幾乎成為這小縣城的特殊標志了。一股風起,大街小巷的包裝紙一同聞風而動,滿城起舞。這滿城的包裝紙,實實在在就是米餅的活廣告、活招牌!
在庶盶的腦海中,開始浮現(xiàn)出一副景象:在一兩百年前的工業(yè)發(fā)達國家中,密集的煙囪里,滾滾黑煙直沖云霄,天空中彌漫著黑壓壓的霧霾。這種現(xiàn)象,曾經一度被人類贊譽為工業(yè)文明的象征,然實則是破壞環(huán)境的一損俱損。不行,這滿城飛舞的包裝紙,得設法加以控制。否則,久必引起環(huán)衛(wèi)人員的不滿并影響消費者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想來思去,米餅的包裝問題還真棘手。在可預見的時間內,大概只能不厭其煩的誠懇請求大家,都盡可能避免亂丟包裝紙而影響我們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嘗鮮的人潮高峰明顯過去,日均純利潤回落并穩(wěn)定四五十元之間,一個人完全能夠應付。鑒于每天記賬算賬——分配合伙經營的利潤費時費工,大家覺得各自分別單獨經營幾天為限,周而復始,將省去記賬算賬的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