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歷史

東周五百年

28. 為什么不進貢包茅?

東周五百年 湛兮若存 3306 2021-06-25 09:28:02

  齊桓公城邢存衛(wèi),華夏頌揚之聲傳至荊楚,楚成王心中不樂,對令尹斗子文說:“齊國聲威日盛,當今天下,只知有齊不知有楚,深以為恥!”

  斗子文說:“齊侯經(jīng)營霸業(yè)已三十年矣。大王若想圖謀中原,必先取鄭國不可?!?p>  鄭國也是倒霉催的,每次楚國想有一番北進的作為時,必先拿鄭國開刀,這次也不例外。楚成王點斗章為將,帶領(lǐng)兵車二百乘長驅(qū)伐鄭。

  可是鄭國這許多年也在提防著楚國,一旦有事,鄭伯一面派聃伯把守純門,一面星夜向齊國告急。

  斗章見鄭國似早有準備,又聽說齊桓公在檉地大合諸侯兵馬要來救援鄭國,怕自己吃虧,便掉轉(zhuǎn)馬頭回師了。楚成王聞訊大怒,解下佩劍交給斗廉,命他前往軍中直接將斗章斬首。也不知是他氣糊涂了,還是帝王心術(shù),難道他竟想不起這個斗廉可是斗章的親哥哥?會乖乖聽他的殺了自己的親弟弟?

  果然,斗廉來到軍中,給弟弟出主意:“你若想免死,必須立下功勞,方可贖其罪過。鄭國已知你退兵,必不做防備,不如搞個突襲,取勝把握很大。”

  于是,斗章率兵悄悄潛入鄭國境內(nèi),恰好遇到聃伯在點閱兵馬,兩下里接住廝殺。此時斗廉的后隊已到,將鄭軍前后包抄夾擊。聃伯力不能支,被斗章用鐵簡打下馬來,束手就擒。楚軍乘勝掩殺,鄭國人馬損失近半。

  斗章想要乘勢直入鄭都,可斗廉說:“此番成功只為了能免你一死,若還想進軍,要是敗了豈不是前功盡棄?”于是,二人便班師回國了。

  楚成王十分不高興:“既能擒住鄭將,權(quán)且免死。但鄭國未服,怎能撤兵?”

  斗廉說:“帶去的人馬太少,沒取勝的把握。”

  “你借口兵少,實際是怯敵畏戰(zhàn)。現(xiàn)再增二百乘兵車給你,再不成功,休回來見!”

  這一次,楚成王拜斗廉為大將,斗章為副將,一共率車四百乘,直望鄭國殺來。

  那邊齊桓公也正在大合諸侯準備救鄭,但他擔心這樣大張旗鼓楚國必有準備,己方?jīng)]有取勝的把握。管仲建議不如以征討蔡國的名義出征,待楚國不防備時,再突然殺過去。

  為什么要征討蔡國呢?這里有個緣故。之前,蔡穆公把妹妹蔡姬嫁給齊桓公作為第三夫人。有一天,齊桓公與蔡姬一起坐船泛舟湖上,采蓮為樂。

  這個蔡姬頗有點淘氣,先是撩水來潑小白,后又站在船上,故意用兩只腳來回搖晃。搞得小船左右搖擺,湖水不時濺到齊桓公的衣服上。姜小白是真的怕水,嚇得臉都白了,大怒。于是派豎貂把蔡姬送回了娘家。

  蔡穆公見妹妹被送回來了,以為齊桓公是休了她,于是將蔡姬又改嫁給楚成王了。因此齊桓公深以為恨,恨蔡侯也恨楚王。

  齊桓公此時想起一事,他說:“江國與黃國不堪忍受楚國的欺凌,想臣服于我,可否約為伐楚之內(nèi)應(yīng)?”

  管仲覺得不妥:“江黃兩國離齊國遠而離楚國近,若背楚從齊,楚國必會征討。到時怎么辦呢?要救他們吧,道阻且長;不救吧,又未盡盟主之義。何況現(xiàn)在中原諸侯齊心,何必多他們這么兩個蕞爾小國?不如婉言相拒為好?!?p>  齊桓公對管仲言聽計從,可在這件事上卻不聽,還是與江黃二君會盟,約以明年春正月共討楚國。兩人還出主意,說舒國助楚為虐,建議齊國先討伐舒國,剪除其羽翼。

  齊桓公的第二夫人正是徐國的嬴氏之女,于是寫信給徐子約以共討舒國之事。魯僖公這時也來示好,齊桓公也與他約定了出兵的日子。

  這時候,斗章半廉的大軍已進入鄭國境內(nèi),鄭文公再次遣使往齊國求救。齊桓公一面安撫鄭國堅守待援,一面率領(lǐng)軍隊出虎牢關(guān),于上蔡和宋魯陳衛(wèi)曹許合兵,名義上說要征討蔡國,實際上是要伐楚。

  周惠王十三年春正月,齊桓公命管仲為大將,率車三百乘,甲士萬人,浩浩蕩蕩向蔡國進發(fā)。豎貂已先領(lǐng)一軍,日夜兼行直撲蔡國。

  蔡人自恃有楚國撐腰,竟全不做防備,等到豎貂已在城下耀武揚威時,這才如夢方醒。蔡穆公知道豎貂不過是個小人,小人必貪財。于是趁夜派人密送去一車金帛,求豎貂暫緩攻城。

  豎貂有自己的計較,不如將計就計,嚇破蔡國軍民的膽,自己也好不戰(zhàn)而得城,立個不世之功。于是把齊桓公糾合七路諸侯,先伐蔡后攻楚的計劃和盤托出,還說:“不日大軍一到,蔡城將蹂為平地,不如及早逃命為上。”

  蔡侯聞言大驚,當夜領(lǐng)著宮眷出奔楚國,百姓也瞬時潰散。豎貂以為自己有功,飛馬將喜報回稟于齊桓公。蔡國是打下了,可計劃也泄露了,楚成王開始備戰(zhàn)了。他一面簡閱兵車,一面召回斗章伐鄭之師。

  此時,八路諸侯已抵達上蔡,宋桓公御說,魯僖公申,陳宣公杵臼,衛(wèi)文公毀,鄭文公捷,曹昭公班,許穆公新臣,再加上霸主齊桓公姜小白,一共八位,兵威甚壯。

  可剛一到,許穆公便于當夜病亡,齊侯不得不留在蔡地三日,為其發(fā)喪,這又給了楚國備戰(zhàn)的時間。

  待到八國之師到達楚界,早有一人衣冠齊整地等在那里,見到桓公深拜行禮道:“來的可是齊侯?楚國使臣恭侯多時了?!贝巳俗詧笮彰?,為楚國大夫屈完,奉楚成王之命出使齊師的。

  齊桓公大驚:“楚人怎知吾軍計劃的?”

  管仲說:“必有人走漏消息。事已至此,臣以大義相責(zé),或可使其不戰(zhàn)而降?!?p>  管仲于是與屈完車上見禮,屈完問:“齊居于北海,楚近于南海,風(fēng)馬牛不相及也。不知貴國軍隊何故要踏足于吾國地界?”

  管仲對曰:“昔日成王封我太公于齊地時,曾授予吾國征伐之權(quán)?,F(xiàn)楚國居于南荊,按例當每年向周室進貢包茅,以助天子祭祀時縮酒之用。如今已一連數(shù)十年不曾進貢,特來相責(zé)!且當年昭王南征時落水溺于漢水,也要來問一問!”

  “周失其勢,朝貢廢缺,其他諸侯也沒有上貢,也不是只有咱楚國!當然,沒進貢包茅是咱們的不是,主公知罪矣。至于昭王不返的事,只有去責(zé)問漢水了?!?p>  說完,一拱手駕車回去了。管仲說:“楚人倔強,光憑口舌不能令其屈服,必須進兵相逼才行?!?p>  軍隊行進到陘山,離漢水不遠了,管仲突然下令就地駐扎,不許前進。諸侯們都不解:“既然已深入楚境,干嗎不放手一搏,反而逗留于此呢?”

  管仲解釋道:“楚國已有準備,一旦交鋒,則不可解?,F(xiàn)今只有屯兵于此,虛張聲勢,楚人畏吾兵多將廣,必會遣使求和。只要求得楚國服我,不戰(zhàn)而屈人之兵,上上之吉?!?p>  那邊楚國的朝堂上,子文也進言:“管仲是個知兵之人,現(xiàn)今八國之眾,逗留不進,怕是有什么陰謀。不如遣使再去察探虛實,是戰(zhàn)是和,再做決定?!彼€建議此番仍派屈完去出使。

  屈完提出一個條件:“包茅的事情,臣上次已承認是吾國的過失。主公若是想講和的話,臣愿勉力一行,以解兩國之爭。若是要戰(zhàn)的話,就派別人吧。”

  楚成王安慰他:“是戰(zhàn)是和卿可自主決定,孤不干預(yù)?!?p>  屈完這才欣然領(lǐng)命。再至齊軍,提出若能退讓三十里以示誠意,楚國便答應(yīng)進貢包茅,并與齊國講和會盟。齊桓公答應(yīng)了,果然退師三十里后在召陵駐扎。

  楚成王見齊軍果然退了,又不想進貢包茅了。屈完是個講原則的人,哪里肯依?怒責(zé)道:“八國之君不失信于吾一匹夫,吾豈能食言于天下?”

  楚成王也覺得自己沒臉,于是命屈完帶著八車金帛前往犒勞八國之師,還有一車包茅進貢與周王室。

  齊桓公聽說屈完又來了,很想在他面前擺一擺軍威,以壯中國之勢。金帛都收了,只有包茅驗過后,讓楚國自己派人送往洛陽?;腹珕柷晗氩幌胍娨娭性能婈?,屈完不卑不亢地答:“吾久居南方一隅,未曾親眼目睹中國之盛,愿以一觀?!?p>  二人同登戎輅,望見八國之兵,連綿數(shù)十里不絕。齊軍一聲鼓起,七國鼓聲相,如雷霆震動,驚天駭?shù)?。齊桓公喜形于色,對屈完說:“寡人有這樣的軍隊,戰(zhàn)無不勝,攻無不克!”

  屈完微微一笑:“您之所以主盟華夏,乃是向天下召示天子之德,以撫恤百姓。您若以德服人,諸侯何人不服?若倚仗兵威,楚國雖偏小,卻也有方城漢水,深溝堅城,且有百萬楚民,正不知如何為國效力呢!”

  齊桓公面有愧疚色:“大夫您真是楚國的人才呀!吾國愿與貴國修好,如何?”

  屈完就是來干這個的,有何不愿?于是立壇于召陵,兩人歃血為盟,其余七國也與屈完一一歃血盟誓,共曰:“自今以后,世通盟好。”

  屈完答應(yīng)放聃伯回鄭國,管仲也答應(yīng)從蔡國撤兵,再不追究。齊國班師途中,好朋友鮑叔牙問管仲:“楚國最大的罪就是僭越稱王,你為什么只揪著包茅那樣的小事不放,我實在不明白。”

  “楚國稱王都三世了,是以被中原諸國斥為蠻夷。倘若讓他們?nèi)ネ跆?,必不肯聽。那么兩國必然開戰(zhàn),一旦開戰(zhàn),彼此報復(fù),兵亂將延綿數(shù)年不息。天下從此無和平矣。所以只能拿包茅這樣的小事相責(zé),這樣楚國也好讓步,咱們在周天子那里也說得過去?!?p>  管仲是明智的,可世間事有利必有弊。此役過后,桓公漸老,中原再沒有合兵伐楚的可能。楚國日漸坐大,兵鋒北指,中原漸漸無寧日矣。

按 “鍵盤左鍵←” 返回上一章  按 “鍵盤右鍵→” 進入下一章  按 “空格鍵” 向下滾動
目錄
目錄
設(shè)置
設(shè)置
書架
加入書架
書頁
返回書頁
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