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泌面對著孫秀榮,以往在張悅、張九齡這樣的宿儒、名相面前都能侃侃而談,甚至將他們駁得啞口無言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。
還是因為知識背景的巨大差異所致,李泌雖然極度聰慧,終究逃脫不了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浸染,待人接物、看待事務終究會從其中尋找答案,但歷經三世的孫秀榮就不同了,他是一個以后世無神論為底子,雜以諸子百家等學的“讀過書,但不求甚解者”,邏輯體系迥異于此時的人,表面上看起來有些“張狂”,但細究之下還是有些道理的,關鍵是這些道理你又無法辯駁。
這才是讓李泌空有滿腹經綸卻無從發(fā)揮的真正原因,這也是在開放的大唐,若是在明清,像孫秀榮這樣的人物絕對是活不下去的。
但李泌畢竟是聰明人,眼看著這位只比他大兩歲的年輕人竟然在言語上勝過他,突然想起一事,便笑道:“孫郎可有字?”
孫秀榮搖搖頭,“我尚未及冠,暫無字”
“那你心中可有了?”
孫秀榮暗道:“自然是有的,可如果說出來恐怕又要嚇你一跳,可是不解釋的話又不妥”
最終還是說了出來,“我等號稱漢人,究竟受益于漢代,而漢代中興得益于光武帝劉秀,我國禮法,肇始于周代,中原,號稱禮儀之邦,吾深信之,周武,你看如何?”
其實,孫秀榮暗地里打了一個埋伏,在他心目中,周字并非來源于周代,而是來自周世宗柴榮,除了他有一個榮字,自然還有此人是他少數(shù)尊崇的古代帝王之一。
實際上,他用“光世”最好,這也是他的選擇之一,但其中暗藏的鋒芒可不是眼下任何人可以理解的,因為周世宗尚未出現(xiàn),故此并未說出來。
“不通不通”,李泌不僅好笑,這樣取字實在可笑,何況竟敢還隱含古代帝王的名號,若是被有心人聽到了豈不要命?
“孫郎,在下比你多讀了幾本書,不如這樣,按照《說文解字》,秀者,本是春暖花開,萬物復蘇,百穗萌芽之意,榮者,最開始專指草木之花朵,我知你本姓楊,家祖給契丹人孫萬榮做義子轉姓孫,后一字每隔五世更改一次,契丹人,粗陋不文,大郎不如改成楊姓好了”
“……”
見孫秀榮陷入沉默,李泌暗忖:“更改姓名除非成了別人的義子,或者圣人賜名,否則不能更改,因為牽扯到戶籍賦役簿子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估計孫郎疑慮的是這件事”
他想不到的是,孫秀榮愿意用這個名字,單純是因為與后世完全一樣,并非其它而已。
“咳咳”,見孫秀榮恢復了神色,李泌訕笑道:“也罷,孫姓乃我漢家大姓之一,孫武還是兵家之祖,三國獨霸東吳,何其風光,就用孫姓,就用孫姓,剛才我說過,按照說文解字最開始的意思,無論秀、榮,都是草木生長的狀態(tài)”
“在下雖然年紀輕,但也知曉稼穡之苦,一顆種子種下后,遇到合適的氣候便會萌動,然后產生幼芽,鉆出土壤,秀字之謂也,故古語有‘鐘靈毓秀’之詞,秀字,多半與靈字相伴”
“然后就是茁壯成長,乃至開花結果,開花之狀孫郎姓名已具,結果之狀卻無,果者,木實也,常與實字相伴、通用,用周武,倒不如用靈實,‘靈、實’在一起音韻不合,剛才孫郎說起昆侖山,無論此地是否我漢家兒郎祖源之地,但其特產玉石倒是真真切切的”
“故此,用‘靈石’代替‘靈實’也頗為妥帖,你看……”
孫秀榮心理一凜,暗忖:“怎地又到石頭上了?”
李泌繼續(xù)說道:“尚有一事,孫郎可知曉除了華夏世代,外圍諸夷所建之國所用何璽?”
孫秀榮搖搖頭,說道:“華夏世代傳國玉璽是從秦代傳下來的,秦代都城咸陽,處于關中之地,自然要用藍田玉,草原諸部所建汗國有璽嗎?彼等一開始并無文字,為何用璽?”
“哈哈哈”,李泌笑道,“終有孫郎不知曉的事務了,草原諸部,就是沒有文字才用璽啊,在璽上雕刻彼等汗王中意的圖案,蓋在羊皮上豈不是與中原的圣旨一樣?”
“還有,據說以前在漠北、西北所有的草原大汗國,都是有璽的,還都是玉璽,最多的你知曉是什么璽?”
“哦?這個真不知曉”
“呵呵,是一種昆侖山特產的玉石,當?shù)厝私凶鎏一ㄊ犝f凡是心向中原的草原汗國,或是與中原王朝有些許傳承的汗國都會用此石雕刻玉璽,以前的突厥汗國,現(xiàn)在回鶻汗國,乃至遙遠的轄嘎斯部落,都是用此璽,但凡有一塊品相超卓的桃花石,彼等都會用重金求購”
“這是為何?”
“哦,我也是道聽途說的,據說中國在西方人眼里是桃花石國度,當然了,此桃花石估計是音譯,后來以訛傳訛而來的,無論如何,都是汗王玉璽所用材料,孫郎明明得到了一方極品桃花石,為何巴巴地獻給了邊令誠?”
孫秀榮老臉一紅,“李郎,你也不是不知道,邊令誠在去缽和州的路上被馬賊洗劫了,所攜財寶全部丟失,我等擊敗拉魯多吉后,利用語言不通等因素讓其誤以為我等已經將馬賊斬盡殺絕,若是沒有一兩樣可信之物拿來應景,如何取信邊令誠這樣老奸巨猾之人?”
“嗯,你說的沒錯”
聽孫秀榮如此說,李泌倒是沒有再取笑他,面色也嚴肅起來,“邊令誠與高力士爭寵,這在天下也不是什么秘密,眼下是邊令誠失勢,高力士得寵的時候,但到了下一代,還有壽王、忠王之爭,邊令誠緊緊攀附著壽王,因為當今圣上最寵愛武惠妃,壽王是武惠妃之子,而忠王卻是嫡長子,雖然有嫡庶之別,但有太宗、高宗前車之鑒,誰能繼承大統(tǒng)還不一定”
“邊令誠抵達西域已經兩年了,自然知曉桃花石的傳說,好不容易尋摸到了一枚,豈有不視為珍寶的,彼等閹人,無依無靠,君王是唯一的依靠,自然要為壽王盡心盡力尋摸珍寶,西域之地,最極品之珍寶自然就是桃花石了,你說的沒錯,刺史就是他尋摸得來的”
“哦?李郎是如何得知的?”
“呵呵,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,邊令誠在西域的這兩年,正是在下遠赴西域尋仙訪道的兩年,若是沒有遇到孫郎,恐怕眼下不是在印度,便是在昆侖山腹地某處”
“不扯遠了,邊令誠手握西域大權,有向圣人呈遞親啟密奏的權力,自然讓包括節(jié)度使在內的大小官員唯唯諾諾,同時,按照大唐邊軍規(guī)制,出動一個軍團以上軍隊者,都需要宦官監(jiān)軍隨行,更是讓追求軍功的大小將領巴結不已”
“這塊桃花石原本有兩塊,一塊內中有一條小蛇,一塊則是蝴蝶,正是孫郎獲取的那塊,在西域一帶,小蛇暗含龍的意思,而蝴蝶則是鳳的意思,都極為珍貴,龍者如今下落不明,鳳者卻被原高昌國鞠氏所有,并雕刻有傳國玉璽”
“貞觀年間大將侯君集擊破高昌國后,此傳國玉璽卻下落不明,后來不知怎地傳到了西域大國石國手里,被邊令誠得知后便軟硬兼施從石國國王那里得來了,幸虧石國國王有兩枚玉璽,一枚就是此物,一枚則是火紅的瑟瑟石,對于信奉拜火教的石國來說,雖然火紅的蝴蝶十分奇特,終究沒有火紅的瑟瑟石好用,最后便給了邊令誠……”
“大郎,你可錯過了一件大事!”
“李郎,你就不要在捉弄我了,快說吧,何事?”
“在西域一帶有一個隱秘的傳說,這個傳說也只有信奉襖教、摩尼教的得道高僧才知曉,前不久我在魏龍國與諸人辯論時,內中就有一位逃難到此的襖教教徒,與他辯論之后,他辯不過,情急之下便將這個秘密吐露了出來”
“什么秘密?”
“相傳,在草原上,只要收齊兩枚玉石,便可成為一統(tǒng)天下的汗王,龍玉石代表水,鳳玉石代表火,彼等可沒有水火不相容之說,反而是大吉之象,眼下鳳玉石到了邊令誠手里,最后肯定會到壽王手里,而龍玉石下落不明,想來草原終無一統(tǒng)之日,哈哈哈”
“……”
孫秀榮愣了一下,不過他很快就緩過神來。
“這里面有什么具體的說法嗎?”
“自然是有的,估計是跟你的那套亂七八糟的說法相似,彼等認為,人類一開始,最重要的轉變就是火,自從有了火便脫離了茹毛飲血,從此便與蠻夷世界涇渭分明,而太陽又是光明之源,估計是受了漠北草原諸部的影響,彼等也極為崇拜太陽,進而有了拜火教,以及光明尊者與黑暗魔君之爭,他們將這一切都歸功于火”
“在草原上,最怕的不是風沙,也不是大雪,而是干旱,一旦發(fā)生大的干旱,牲口便會大量餓死,連帶著部落也會衰亡,故此,水便是彼等認為第二重要的東西,龍玉石里面的琥珀是一條黑色的小蛇,黑龍代表著大海、深潭,自然沒有缺水之虞”
“有了可以煮飯燒水的火,部民得以延續(xù),有了水,牲口得以延續(xù),進而部民又得以延續(xù),故此,彼等認為這兩塊桃花石是上天授給草原部族的,誰能得到他便會有巨大的福報,當然了,若是落到普通人手里,他也守不住,孫郎還給了邊令誠倒是一件好事,若還是在你的手里,非但不是福報,反而是兇險萬丈!”
“這么說我還做對了?”
“自然是的”
說這句話時,李泌偷偷瞄著孫秀榮的反應,見他似乎是如釋重負,暗忖:“孫郎自然是聰慧的,勇武的,但畢竟是少年心性,也有怕事的時候”
其實孫秀榮這時想的卻是:“邊令誠啊邊令誠,你可得將鳳玉石好好收藏著,千萬莫再弄丟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