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(fēng)格特色
八極拳以頭足為乾坤,肩膝肘胯為四方,手臂前后兩相對,丹田抱元在中央為創(chuàng)門之意。以意領(lǐng)氣,以氣摧力,三盤六點內(nèi)外合一,氣勢磅礴,八方發(fā)力通身是眼,渾身是手,動則變,變則化,化則靈,其妙無窮。八極拳非常注重攻防技術(shù)的練習(xí)。在用法上講究“挨、膀、擠、靠“,見縫插針,有隙即鉆,不招不架,見招打招。
八極拳聞名于其剛猛暴烈的拳風(fēng),同時也聞名于其進(jìn)身靠打的招式。絕招“鐵山靠”便是其中翹楚。八極弟子們習(xí)練“鐵山靠”時,常常會用自己的身體去靠墻、靠樹、靠樁,可想而知其威力之大。“鐵山靠”在進(jìn)招之時的關(guān)鍵就是進(jìn)身,以“打人如親吻”的距離接近對手,用肩部撞擊對方。其看似以肩部為發(fā)力點,實則結(jié)合了腰胯部的扭轉(zhuǎn)力,合全身之力向?qū)Ψ娇咳?,給人極大的傷害,將人摔倒。“開門出手,六力合一”,六大開之勁力,在八極拳的“鐵山靠”上面,展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。而下盤功夫中,“搓踢”是八極拳重要的腿法之一。八極拳講究“行步如趟泥,腳不過膝”。而搓踢正是這種步法的體現(xiàn),他要求踢擊時攻擊點落于對手的膝關(guān)節(jié)以下,尤其是足部。因此搓踢雖不如其他的腿法有殺傷力,但是卻意在用踢絆破壞對手的腳下重心,用不強(qiáng)的勁力巧妙的達(dá)到擊倒對方的效果。
此外,八極拳是非常講求實戰(zhàn)、打練結(jié)合的拳種之一,猛起硬落、硬開對方之門,連連進(jìn)發(fā)是八極拳技擊中的最大特色。它具有很強(qiáng)的實戰(zhàn)價值,部隊、武警中操練的擒拿、背摔、格斗等,都吸收了八極拳的某些特點。
八極拳精神講究十六字訣,即“忠肝義膽以身做盾舍身無我臨危當(dāng)先”故而溥儀、蔣介石、毛澤東等人都曾以八極拳傳人作為自己的保鏢。[2]
基本要領(lǐng)
十大要求
1)姿勢舒展(十字勁)2)手腳相隨(眼隨手轉(zhuǎn),拳腳齊發(fā))3)下盤穩(wěn)固(腿不過襠,腳不離地,無躥蹦、跳躍步法)4)勁力短快5)變化突然6)擁搓代緩(纏絲勁和“擁搓”步法)7)以氣吹力(吐氣發(fā)聲,以聲助勢,以氣催力)8)剛?cè)嵯嗉妫ㄒ浴八牧睘橹?,用“擁搓”步法?)陰陽頓挫10)神形兼?zhèn)?p> 主要要領(lǐng)
勁力:講求崩、憾、突擊。崩,如山崩之勢;憾,如震撼山岳;突擊,為用法突然,動作干脆。須貫通於肩、肘、拳、胯、膝、腳六個部位。發(fā)力瞬間要勁如崩弓,發(fā)如炸雷,勢動神隨,疾如閃電。以剛勁為主。
行氣:要求始于閭尾,發(fā)于項梗,源泉于腰,行步若淌泥,氣要下沉,忌浮。
身法九要:(1)意正身直,(2)松肩氣下,(3)外方內(nèi)圓,(4)含胸拔頂,(5)抖胯合腰,(6)手腳相合,(7)氣力貫通,(8)三盤連環(huán),(9)意守丹田。
步法:不丁、不八、不弓、不馬,即用擁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。步法歌訣:意要身正直,十趾抓地牢,兩膝微下蹲,松胯易佇腰,兩肘配兩膝,八方任飄搖。還有“八極,八極,兩腳不離地“的說法。
技擊手法:講求寸截、寸拿、硬開硬打、挨。戳。擠、靠、崩、撼、突擊。口訣曰:一寸、二裹、三提、四挎、五戳、六摟、七硬、八摔。
八極拳技擊講究彼不動,我不動,彼若不動,我以引手誘敵發(fā)招,隨即用崩開裹迸之法強(qiáng)開對方之門,貼身暴發(fā),三盤連擊,一招三用,三法,三力,而一舉成功。
拳歌
頭要頂,頸要挺,身要直,胯要坐
動作干脆,發(fā)力剛猛
挨、幫、擠、靠無處不到
拳訣
拳似流星眼似電,腰如蛇形腳如鉆;
閭尾中正神貫頂,剛?cè)釄A活上下連;
體松內(nèi)固神內(nèi)斂,滿身輕俐頂頭懸;
陰陽虛實急變化,命意源泉在腰間。
練功歌訣
一練拙力如瘋魔,二練軟綿封、閉、撥,
三練寸接寸拿寸出入,四練自由架式懶龍臥,
五練心肝膽脾腎,六練筋骨皮肉合。
步法歌訣
意要身正直,十趾抓地牢,
兩膝微下蹲,松胯易擰腰,
兩肘配兩膝,八方任逍遙。
技擊歌訣
上打云掠點提,中打挨戳擠靠,下打吃根埋根。
身不舍正門,腳不可空存,眼不及一目,拳不打定處。
貼身近發(fā),三盤連擊。
套路招式
基本招式
八極拳法之拳械套路主要有:八極架、八極拳、六大開、八大招、四郎寬拳、六肘頭、青龍拳和黑虎拳、飛虎拳、春秋刀、提柳刀、六合大槍、六合花槍、行者棒、八棍頭、純陽九宮劍等。拳械套路,可單練,亦可對練。
八極拳以六大開、八大招為技術(shù)核心,套路有八極小架、八極拳(亦稱“八極對接”)、六肘頭、剛功八極、八極新架、八極雙軟等。器械以陸合大槍、對扎大陸合為主:其勁道講求崩、撼、突、擊、挨、戳、擠、靠、以及撞靠勁、纏捆勁等。特點為動作簡潔、長短相兼、發(fā)勁迅猛、撞靠捆跌突出、肘法疊用、下盤穩(wěn)固。
八極對接單練稱“八極拳”。全套四趟四十二勢。主要拳勢有理打頂肘、左右提打、端檔、托窗、轉(zhuǎn)環(huán)掌、大纏、小纏、挎塌、跪膝、撲面掌、落步砸等。
八極拳的步型以弓步、馬步為主,步法以震腳闖步結(jié)合而成。
八極拳的腿法要求不宜過高,主要有彈、搓、掃、掛、崩、踢、咬、扇、截、蹬。
主要內(nèi)容
一、金剛八勢(基本開門練法):撐錘(崩弓竄箭急)、降龍(五岳朝天錐)、伏虎(六合撲地錦)、劈山掌(劈山斧加鋼)、探馬掌(登山探馬準(zhǔn))、虎抱(圈攔虎抱急)、熊蹲(熊蹲硬靠擠)、鶴步推(鶴步推山穩(wěn))。
二、六大開六大開為八極拳之絕技,意為先開門,后進(jìn)招,凡與敵交手均不離此術(shù)。六大開是頂、抱、單、提、挎、纏。練六大開以三靠三合為要點招不離胯。
三、八極拳小架(同時可以配泥球耗軟架)。
四、練習(xí)八極拳時應(yīng)先做好準(zhǔn)備工作。習(xí)練時要先輕后重,先慢后快,同時舌抵上顎、發(fā)力時伴以哼哈之聲,以達(dá)內(nèi)外合一,勁力完整之要求。其它部位的動作也要遵照循序漸進(jìn)的原則,做到全身上下協(xié)調(diào)一致。
五、大小劈掛掌:練習(xí)八極拳必須輔練劈掛掌,剛?cè)嵯酀?jì),力達(dá)四方。因此有“八極加劈掛、神鬼都害怕”之說。
六、輔助操練的有:摟樁、靠樁、頂弓掌板、抽袋、跑磚等。
七、對練項目有:八極對接拳、八極對劈掛、八極對爪拳。
八、器械有:
1.六合大槍、雙盤槍點(滑大桿子)、耗大槍架、子龍槍。
2.大六合刀、小六合刀、雪片刀、萬勝雙刀、攔馬撅(撲刀)、春秋大刀。
3.月霞劍、青萍劍。
4.震山棍(行者棒)。
其它有雙戟雙鉤、鴛鴦鋱、雁翅鏜等。
九、雙練器械有:對劈月霞劍、對盤六合槍、單刀拐進(jìn)槍、撲刀進(jìn)槍、春秋刀對雙劍、三節(jié)棍對雙拐、梢子棍對槍
十、其它有易筋經(jīng)、大架太極、羅漢拳等。
八極架:練八極拳者多從“八極架”入手,亦有人稱其為“功架拳”、“小八極”或“小架子”,是八極拳的基本功,也是八極拳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它簡單、易練,更具有很高的健身和實用價值。
約計27勢,每勢均是一獨立招式。招式不同,練法亦異。各勢按其用法直接使用,勢與勢間,勾掛連環(huán),變化巧妙。此外,八極門中的著名招法——“八大招”,又稱“八招法”,也隱秘在八極架路中。是招,一經(jīng)點撥、析解、試手,即可掌握。
六大開:指“頂、抱、擔(dān)、提、挎、纏”六種基本方法,是各種動作的母系?!疙敗故巧项I(lǐng)、下沉、左頂、右拉四面八方勁發(fā)力的十字整力;「抱」是緊縮一團(tuán),枕戈待發(fā),寓攻於防,防中有攻的技法;「擔(dān)」是以拳輪為力點,由上往下的蓋、砸拳法;「提」是指腿法之變化;「挎」是彎臂短擊法和快摔法;「纏」有大小之分,小纏纏腕,大纏纏臂。拳譜中講述六大開:“一打頂肘左右翻,二打抱肘順步趕,提挎合練單揚打,順步腰身便是纏,翻身頂肘中堂立,打開神拳往後傳?!?p> 八大招:(1)閻王三點手,(2)猛虎硬爬山,(3)迎門三不顧,(4)霸王硬折韁,(5)迎風(fēng)朝陽掌,(6)左右硬開門,(7)黃鶯雙抱爪,(8)立地通天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