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著誰受益誰有嫌疑的原則,趙竑無疑是頭一號的嫌疑人,但剛才聽了鄭清之的話后,趙與莒也有點動搖了。
他回想起自己之前拿著史相公令牌被城門守將拒之門外的事情。
之前史彌遠可是牢牢把皇城司、殿前司和侍衛(wèi)親軍這些要害的軍事部門握在手中的,殿前司都指揮使夏震更是個鐵桿的史黨。
不過外城一直是歸侍衛(wèi)親軍步軍司管,只怕史彌遠對這塊的控制在昏迷期間受到了影響。
想到這里,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鄭清之問道:“官家重病。史相公遇刺昏迷,現(xiàn)如今誰在主持國事?”
鄭清之聞言一愣下意識地回復道:“如今是祁國公趙竑監(jiān)國,楊皇后垂簾?!?p> 趙與莒聞言眼睛輕輕瞇起,把玩著自己手上的玉扳指,一字一句道:“楊皇后?!?p> 鄭清之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,“殿下是說皇后她?”
趙與莒輕笑一聲,”鄭師不必多想,我只是隨便問問,沒別的意思。“
鄭清之哪里會信這隨口搪塞的話,連連追問。
趙與莒被追問的狠了,無奈地說道:“鄭師,并非是敷衍,只是覺得讓皇后監(jiān)國這事很有意思,是誰提議的?”
鄭清之思索片刻后道:“是官家在重病昏迷前下的詔令,至于是誰向官家提議的就不好說了,史相或真德秀都有可能,或干脆就是二人都提了。”
趙與莒看著鄭清之的眼睛,扯出一個飽含深意的笑容道:“或者都沒提?!?p> 鄭清之狐疑地看了看趙與莒道:“殿下是何意?”
趙與莒怕這位老師又較真追問不止,擺了擺手連忙轉(zhuǎn)移了話題,“之前是我想岔了,只以為自己悄悄潛入臨安更利于避開危險?!?p> 他說完后自嘲一笑,“誰知自己一舉一動都在人家掌控下,自隱身份反而死的悄無聲息遂了他們的愿了?!?p> 鄭清之連連頷首道:“殿下之前擅自帶兵渡淮水一事史相公幫忙兜住了,如今殿下立下戰(zhàn)功,史相公雖昏迷,但史相一派猶在,對方在官面上便難動殿下?!?p> 他頓了頓,輕輕啜了一口香茗,調(diào)整坐姿,換了一個更輕松的姿態(tài),繼續(xù)道:“既然官面上斗不動,便只能玩些暗地手段,對方連續(xù)派出兩撥刺客,說明他們是志在必得?!?p> 聽著鄭清之的話,趙與莒心中贊同,身子向前微傾道:“鄭師何以教我?”
鄭清之嚴肅地看著趙與莒道:“自然是要在城內(nèi)亮明身份,之前殿下在城外,后來又喬裝入城,對方便敢毫無顧忌,若殿下在城內(nèi)亮明身份,眾目睽睽之下對方是不好再下手的?!?p> 隨即他猶豫了一下,上下打量了一眼劉黎敏,“只是...若按殿下所說,對方此刻必然知道您在我這里?!?p> 趙與莒接著他的話繼續(xù)道:“而對方再次刺殺失敗,必然也能推斷出我準備亮明身份了,很快就要有動作了?!?p> 被鄭清之上下打量著的劉黎敏此時也反應過來,將尖刀從懷中掏出,向外面望去,聲音略顯緊張的問道:“殿下的意思是,很快刺殺就會再來?”
趙與莒點了點頭,看見劉黎敏緊張的樣子笑著打趣道:“你這是干什么,刺殺又不是只能用刀劍,你個樣子能防住人家下毒嗎?”
本來是打趣劉黎敏的話,但聽見后,劉黎敏反而更緊張了,緊緊地攥著手中的短刀,這次他的視線從屋外轉(zhuǎn)到了桌子上的茶飲瓜果上。
鄭清之連忙寬慰道:“老夫家中之人還都可靠,更有幾個從老家跟來的子侄后輩慣愛舞刀弄槍,倒是不必太過擔心?!?p> 見劉黎敏稍稍放松了一些,他扭頭對趙與莒問道:“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行事?”
說實話,趙與莒這個時候真的不想亂跑,對方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,在沒弄清楚對方如何知道自己行蹤前,他實在不愿意輕舉妄動。
在他看來,對方消息如此靈通無非有兩種可能,一是自己這邊有內(nèi)鬼,知道自己喬裝入城的李達、董宋臣、余天賜和劉黎敏四人中有一人通風報信。
李達、董宋臣和劉黎敏三人基本可以排除掉,前兩個一直跟在自己身邊沒那個機會,至于劉黎敏剛才可是救了自己,基本也能排除掉嫌疑。
余天賜?趙與莒以指輕敲自己腦門,微微瞇著雙眼思索著。
鄭清之見趙與莒作思考狀也不追問,只是靜靜地端著香茶慢品。
趙與莒甩了甩頭,想到自己能得嗣沂王都是余天賜的緣故,心中實在不愿無憑無據(jù)地懷疑對方,他隨即想到第二種可能。
第二種可能比第一種可能更為糟糕,那就是對方擁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網(wǎng),自己雖然喬裝打扮了一番,但也只是換了身衣服,將臉微微遮擋住,如果是熟識自己的人近前看還是能認出來的。
卻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被發(fā)現(xiàn)的,他越想越覺得對方不僅有著完善的信息網(wǎng),還豢養(yǎng)著死士刺客之流的人物,在暗中的勢力實在可怕。
想起剛才在小巷中的那場刺殺,他仍心有余悸,尤其是刺客逃走前的那一瞥讓他印象深刻。
不行,必須盡快轉(zhuǎn)到明面上,他心中下來決斷,此時如果在拖拖拉拉等著對方從容布置好第三次、第四次暗殺,自己可能真的會像臭水溝里的老鼠一樣,在臨安城悄無聲息地死去。
他對鄭清之的“忠心”倒不懷疑,自己如果真的死了,趙竑上位后,身為自己的老師,魏了翁因為是理學派的大家可能還好,鄭清之大概率是會落得跟史彌遠一樣的宿命,發(fā)配三千里,這也是他入城后直奔鄭清之府邸的原因,用俗話說兩個人此時是一條繩上的螞蚱。
想明白之后,他直視著鄭清之的眼睛道:“鄭師,可能助學生一臂之力?”
鄭清之聞言身形一正,正襟危坐地回望著趙與莒的眼睛,“殿下想如何做,只要有用的上老夫的地方,盡管開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