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成公十三年,即公元前五七八年,春季,晉國大夫郤锜(郤克之子,三郤之一)出使魯國,請求魯國出兵,這是為了討伐秦國。
但郤锜到了魯國之后,態(tài)度不恭敬,處事也不嚴肅。
孟獻子因此表示,郤氏恐怕就要滅亡了吧。禮儀,是身體的主干的,恭敬是身體的基礎(chǔ)。郤子卻沒有這樣的基礎(chǔ)。作為晉景公的嗣卿(郤锜繼承郤克的位置),奉命前來魯國請求出兵,這是為了保衛(wèi)家國社稷,可卻如此懈怠,違背了國君的命令,怎么會不滅亡呢?
三月,魯成公到成周去朝見,叔孫宣伯(叔孫僑如)想要得到賞賜,便請求先行。
結(jié)果等到宣伯到了成周,周簡王只把他當做普通的外交官。
孟獻子跟隨在魯成公的身邊,周簡王把他當做第一位的外交官,于是以重禮賞賜他。
五月,魯成公從成周回來,就與晉厲公、齊靈公、宋共公、衛(wèi)定公、鄭成公、曹宣伯、邾國人、滕國人一起攻打秦國。
諸侯聯(lián)軍與秦國軍隊在麻隧(秦地,今陜西涇陽北)交戰(zhàn),秦國戰(zhàn)敗。
曹國國君曹宣公死在了諸侯聯(lián)軍中。
七月,魯成公回到魯國。
魯成公十四年,即公元前五七七年,秋季,叔孫宣伯到齊國去迎娶齊女,這是奉了國君命令娶妻。
《春秋》記載‘秋季,叔孫僑如如齊逆女’,因為尊重國君,所以記載。
九月,叔孫僑如帶著夫人姜氏從齊國回到魯國。
《春秋》記載‘九月,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’,沒有寫僑如的族名,是尊重夫人姜氏。
《左傳》因此言‘《春秋》之稱,微而顯,志而晦,婉而成章,盡而不污,懲惡而勸善。非圣人誰能修之?’,意思是《春秋》的記載,少言而意遠,載事而寓理,婉轉(zhuǎn)卻合理,窮盡卻不歪曲,宣揚懲戒邪惡和獎勵善良。如果不是圣人,誰又能編纂呢?
當是左丘明推崇先圣孔丘之言。
這一年,衛(wèi)國國君衛(wèi)定公去世,他的兒子衛(wèi)獻公繼位。
秦國國君秦桓公去世,他的兒子秦景公繼位。
魯成公十五年,即公元前五七六年,三月,公孫歸父(公子遂之子,又名仲嬰齊)在齊國去世。
魯成公與晉厲公、衛(wèi)獻公、鄭成公、曹成公、宋國世子成(宋共公病重)、齊國大夫國佐、邾國人在戚地會盟,這是為了討伐曹成公。
晉厲公逮捕了曹成公,并把他送到了成周。
十一月,魯國大夫叔孫僑如與晉國士燮、齊國高無咎、宋國華元、衛(wèi)國孫林父、鄭國公子酉、邾國人在鐘離會見吳國人,中原諸侯開始與吳國修好。
這一年,宋國國君宋共公去世,宋國發(fā)生動亂,他的兒子公子成繼位,是為宋平公。
同年,晉國三郤(郤锜、郤犨、郤至)亂政,誣殺晉國大夫伯宗(賢大夫,好直言)。
魯成公十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四月,晉國大夫欒黡(yǎn)(欒書之子)到魯國請求魯國出兵。
這是因為鄭國背棄盟約投向楚國,并且進攻宋國,晉國因此準備討伐鄭國。
孟獻子向魯成公表示,晉國可能會獲勝。
六月,晉國和楚國、鄭國在鄢陵(鄭地,今河南鄢陵)交戰(zhàn),楚國、鄭國不敵晉國,史稱鄢陵之戰(zhàn)。
魯成公與晉厲公、齊靈公、衛(wèi)獻公、宋國大夫華元、邾國人在沙隨會見,商議討伐鄭國。
由于叔孫僑如的原因,晉厲公沒有與魯成公單獨會見。
七月,諸侯進攻鄭國,諸侯的軍隊駐扎在鄭國的西部,魯國的軍隊駐扎在督楊(齊地,今山東濟南西南),不敢進入鄭國。
子叔聲伯(叔肸之子,魯文公之孫)派叔孫豹(叔孫莊叔之子,叔孫僑如之弟)請求晉國軍隊迎接魯國軍隊,同時在鄭國外給晉國軍隊準備食物。
晉國軍隊沒有來,聲伯便不吃食物,如此四天,終于等來了晉國軍隊,并且讓晉國的使者享用完食物后,才吃上了飯。
九月,還是因為叔孫僑如,晉國逮捕了季文子,魯成公在鄆地等候,派遣子叔聲伯到晉國請求釋放季文子。
經(jīng)過聲伯的一番解釋,晉國諸卿將季文子放回了魯國。
十月,魯成公驅(qū)逐了叔孫僑如,與魯國大夫們結(jié)盟。
十二月,季文子與晉國郤犨在扈地結(jié)盟,重修晉、魯兩國只好。
季文子回到魯國之后,暗殺了公子偃(魯成公的弟弟),將逃亡在齊國的叔孫豹召回魯國,擁立他為叔孫氏的宗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