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八章 秋雨去暑,杜娥正行(四)
離開渡船的時候,往回看一眼江對岸的京城。
京城很大,城市繁華,可如今只濃縮成水面以上斷續(xù)的一條線——船帆,綠樹,所有的東西都能把她割斷,這邊展望,偌大的城池看不全景象。
杜安菱再看一眼,便上了馬車。
京城附近是平原,水網密布多河溪——所謂密如蛛網是也,鋪展開其中鑲嵌沃野良田。
這里的風景是一成不變的,向西馬車向高山,高山腳下有村落。
還有一處小城,叫什么“西津衛(wèi)”。
距離京師不過十幾里,正午前后就到了地方。
……
繼續(xù)走,還是就此歇息?
杜安菱心頭是有些問題的。
照理說自己應該是不急著趕路的,一路走一路體驗路上的風土人情,這座小小的“西津衛(wèi)”自然算得上是其中的一戰(zhàn)。
但這緩緩西行也是不太行的——心底有一個念頭,便是說,自己應該抓緊時間。
“已經算是秋了,冬日到來時去南國,可不是要抓緊時間?”
心底的想法,多是“大江兩岸都是京畿之地,想來也是一樣的風景”一類的。
可是入了城,才發(fā)現(xiàn)不一樣。
……
西津衛(wèi)長一里,寬百丈,周圍三里半,妥妥的小城一座。
西津衛(wèi)原先是軍鎮(zhèn),西征之前是守衛(wèi)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——西征后西津衛(wèi)由軍轉民,除了西北方向四分之一的城池外,剩下的大半座城都被合院和商鋪占據。
這一鎮(zhèn)西津,已然變了樣。
但這里面的風氣還是沒怎么變的,城里人大多是原先鎮(zhèn)守軍士的后人。男人看著孔武,女子也沒有幾個體弱的。有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目光炯炯,一看就是老兵。
可如今,卻在街頭攤燒餅。
秀兒見了燒餅,喊著要買一個——比她年紀還小的瑜若一臉無奈,看著她有些出神。
“瑜若,你要不要?”
察覺到那人目光卻不疑有他,秀兒隨性開口,只是要那老兵多攤一個。
“那就要一個吧?!?p> 她都付錢了,瑜若才慢吞吞開口。
……
燒餅上沾著她的味道,瑜若吃起來香甜。
杜安菱在一邊,卻和那老兵話起了往事。
老兵時年四十八,放在當年先帝西征時候也不過剛弱冠。
“我父親就是兵丁,我也就當了兵——西津衛(wèi)那時就已經不打仗了,大多數都是當農民一樣?!?p> 這老兵訴說著,回憶起當年的烽火。
“當時西津衛(wèi)抽取了八成的人去西征,湊數的而已——在大戰(zhàn)中迎上那邊乎圖大將軍的一次反攻,整個去了一半?!?p> 前前后后還有不小戰(zhàn)損,活著回來的,十個里面只有三四個。
“后來西征結束了,國朝不需要兵丁了,就讓我們回來——然后,西津衛(wèi)也裁撤了,剩下的也就是當年守在這沒走的那些人。”
老兵變成了農民,后來又因為商業(yè)興盛,到路邊賣起燒餅來。
這就是他的往事,聽起來尋常,實際又不尋常。
杜安菱一句句等他說完,心底卻總噎著,有種感覺總是說不清。
……
“妳是偶然經過這里的,不知道很正常?!?p> 看到杜安菱臉上的表情,老兵笑了。
“這幾個少年,很幸運。”
幸運生在盛世,又帶在富貴人家邊上。
是的,老兵把杜安菱當成富貴人家的女人了——身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詩書氣息,雖還染著幾分妖艷,卻不能占去主流。
“好吃!”
秀兒一句話打破氣氛。
“往西,日落前能到哪里?”
杜安菱笑了,卻轉頭問起賣餅的人。
“往西,日落前是可以趕到峪口的——大概還有五十里路吧?!?p> 看著西邊城墻,那后面擋著遠山。
“峪口那邊也是很久沒去了,不知道那里和這邊是不是一樣的。”
老兵不知為什么回憶起未來,有些傷心盡收眼底。
……
可杜安菱沒有心思安慰。
五十里路,是有點遠了——可峪口縣城的名字她聽過,坐落于西山腳下,往西就是西山。
那邊也有一條河,像叢山這邊的河流一樣傾瀉向大江——只不過,那條河在剛剛流出山地的時候,就被水壩分散成好幾道水渠了。
這水壩是前朝人修建的,之前從太陰居士的書冊里面見過他詠懷的詩文——自己為什么又想到太陰了?
臉色一沉,杜安菱勸自己不要多想,可心思就是不能順著自己所想。
“杜娘子,瑜若托我問妳,這一趟西行,能不能去西邊大河?”
那小姑娘總是在恰當的時候打破自己的思索,杜安菱晃一下頭,把和他有關的畫面甩出去。
她才不要往那個方向想!
可那人,偏偏又忘不掉。
“妳來了。”
怎么又是自己回山上時!
古語清心
感謝昨天的9張推薦票! 清心多謝了! 舊友非不顧,前途方可覓。 誰在杜安菱身邊同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