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魏景元五年(264)三月,魏廷將劉禪封為安樂公后,有兩件事需要相國司馬昭立即解決,一是招降尚未歸附魏國的季漢南中霍弋部,另一是救援已歸附魏國的巴東羅憲部。
霍弋,字紹先,是劉備帳下名將霍峻之子。霍峻有功,去世后劉備收養(yǎng)其子霍弋?;暨愠蔀樘觿⒍U的近侍。諸葛亮北駐漢中時,霍弋為丞相府記室。諸葛亮病逝后,霍弋擔任黃門侍郎,后外派南中,統(tǒng)管南中諸郡。
季漢景耀六年(263年),霍弋進號安南將軍,同年季漢滅亡。因擔心主上劉禪受到羞辱,霍弋并未立即投降魏國,仍舊為已亡的國家保全一方。
司馬昭在封賞劉禪之后,立即派出使者,前往南中。
于是今日,鎮(zhèn)守南中的季漢安南將軍霍弋率部將楊稷、毛炅及南中諸郡縣官吏將士,正式歸附魏國,并向使者上交士民薄。
魏國使者拿出詔令,即拜霍弋為南中都督,委以舊任,并歸還士民薄。
霍弋看了遍詔令,對使者道:“相國還有吩咐否?”
使者樂道:“相國對霍都督多有欣賞,便將南中諸事委任之,霍都督定不辜負信任,做好守土之重任也?!?p> 霍弋道:“末將遵命?!?p> 使者道:“天下終歸一統(tǒng),當為下一戰(zhàn)作準備?!?p> 霍弋思索片刻,道:“南中與吳接壤,若有軍令,末將可率軍為國平定交州?!?p> 使者道:“相國正有此意,那就勞煩霍都督等候命令?!?p> 霍弋道:“諾!”
同日,霍弋又向魏廷上表道:“臣聞人生於三,事之如一,惟難所在,則致其命。今臣國敗主附,守死無所,是以委質(zhì),不敢有貳?!?p> 通俗意思為:臣聽說人的一生有侍奉君、父、師三件大事,侍奉他們要始終如一,當災難發(fā)生時,要用生命進行報效。如今臣的國家滅亡而君主歸附,以死報效沒有了對象,所以可以投降,不敢懷有二心。
等使者走后,部將楊稷道:“都督,我等為漢室守土至此,亦算鞠躬盡瘁,從此天下再無漢土,皆屬魏也。”
霍弋流淚,默不回復。
毛炅道:“真將赴交州平吳否?”
霍弋緩緩睜開雙眼,道:“既為魏將,當為魏戰(zhàn)?!?p> 于是南中地區(qū),全部歸附魏國。
五月十五日,魏國改年號景元為咸熙。二十四日,皇帝追封舞陽宣文侯司馬懿為晉宣王,舞陽忠武侯司馬師為晉景王。
六月,巴東白帝城方面,戰(zhàn)爭迎來了最艱苦時刻。
吳軍方面,從一月吳將盛曼西行被拒,到步協(xié)率萬眾攻白帝城被擊敗,再到陸抗增兵三萬圍攻白帝城,吳軍持續(xù)進攻半年,卻依然無法成功。
蜀軍方面,雖擋住了吳軍進攻,但白帝城內(nèi)情況不斷惡化,大半人感染瘟疫,還能作戰(zhàn)者,僅剩最后數(shù)百人。
此時巴東太守羅憲與部將毛楚正在城中視察,見城內(nèi)慘狀,羅憲黯然神傷。
毛楚道:“太守數(shù)派使者求見安東將軍陳騫,可為何陳將軍遲遲不發(fā)兵援救。太守之子(羅襲)應已到達洛陽,相國又怎能置之度外,實在令人不解。”
羅憲道:“或許魏國正在調(diào)兵遣將,等吳軍疲憊之際,再進擊殲滅?!?p> 毛楚道:“吳軍疲憊?怕是我部堅持不了太久矣?!?p> 羅憲侄兒羅尚道:“叔父,若魏軍長久不救,白帝必將覆滅,是否可行奔走之計,南出牂柯,北奔上庸,皆可保全?!?p> 羅憲盯著他,鎮(zhèn)定道:“夫為人主,百姓所仰,危不能安,急而棄之,君子不為也,畢命於此矣。”
通俗意思為:作為眾人的首領(lǐng),便是百姓所仰慕的人,遇到危難不能保全百姓,看到事態(tài)緊急就拋棄全城而走,這是君子所不能做的事,我只能將生命終結(jié)在這里。
羅尚道:“城破在即,當如何是好?”
羅憲道:“你立即派人,入夜出城,將城中之情再訴于安東將軍陳騫,請求救援。便言救援若遲,只能來世再相見。”
羅尚道:“遵命!”羅尚于是前去安排。
羅尚離開后,羅憲對毛楚道:“我這侄兒,缺乏決斷,若將來被朝廷錯愛,定為敗軍將軍?!?p> 毛楚驚訝,道:“眼前危局,怎知將來。”
羅憲搖了搖頭,道:“將來自知之,走,回府?!庇谑橇_憲結(jié)束視察。
此時城外,吳軍中軍營帳。
吳國鎮(zhèn)軍將軍陸抗、撫軍將軍步協(xié)、征西將軍留平、建平太守盛曼四人匯聚帳中。
步協(xié)道:“陸將軍,我軍圍攻數(shù)月,羅憲依舊固守不動,真意料之外也?!?p> 留平道:“三四萬人圍攻白帝,末將認為羅憲定堅持不了太久矣?!?p> 盛曼道:“末將認為,當全力四面猛攻,三日之內(nèi)定能破城斬將,揚威巴東?!?p> 見三人這么說,陸抗思索良久,道:“昔日家父于猇亭大破劉備,追至白帝遂撤兵。如今其子,圍攻白帝數(shù)月之久而不克,或?qū)⒅匮莨适乱印!?p> 見主帥這般,步、留、盛三人互望彼此,不知所措。
步協(xié)道:“將軍,再攻數(shù)日,定能成功,不可猶豫也。當如盛將軍所言,四面猛攻,定能破之?!庇谑侵T將又鼓勵陸抗。
陸抗止住道:“諸將勿燥,我自有分寸,不必多言?!碑斨T將安靜下來,陸抗揮手又道:“諸位先退回休息,此事明日再議?!?p> 見陸抗如此,諸將無奈,只得離開營帳。
看來吳軍在無法快速解決羅憲之時,其主帥的決心已產(chǎn)生了動搖。
數(shù)日之后,洛陽,相國府。
司馬昭宴請劉禪,這便是劉禪與司馬昭的第三次相會。
宴會中,司馬昭道:“安樂公,洛陽居住數(shù)月,習慣否?”
劉禪道:“回晉王話,臣已習慣。”
司馬昭追問道:“頗思蜀否?”
劉禪笑道:“此間樂、不思蜀?!?p> 于是二人敬酒。
司馬昭放下酒器,無奈看著旁邊賈充,賈充則搖頭,不知該說什么。
司馬昭拾起案幾上的兩枚玉器,道:“安樂公,可識此物?”
劉禪抬頭看了看,道:“臣不知?!?p> 司馬昭道:“此乃鎮(zhèn)西將軍衛(wèi)瓘獻上雍州兵于成都獲之玉壁、玉印各一枚,皆印文‘成信’。”
劉禪道:“‘成信’當為何意?”
司馬昭道:“‘成信’為周成王歸禾之義也(意思為:晉國始祖唐叔得到象征吉祥的谷穗,后將谷穗獻給周成王,周成王又將谷穗贈與周公)?!彼抉R昭在宴會上說這事,應該是把二玉比作谷穗,把魏帝比作周成王,把自己比作周公。
劉禪聽之似懂非懂,道:“此乃喜事,相國可收藏此物?!?p> 司馬昭笑著放下二玉,道:“衛(wèi)瓘將軍不僅帶來二玉并有上言,他聽蜀人言,蜀先主諱備,已具備,安樂公諱禪,當禪授。二者合諱,乃將其國全然而授人也。今公子中撫軍名炎(指司馬炎),而你朝國號終于炎興,乃瑞出成都,而藏于相國府,此殆天意邪!”衛(wèi)瓘之言,其實是聽向充之言論,而向充則是根據(jù)譙周之言論。
劉禪一聽,恍然大悟,于是起身,拜道:“臣恭賀晉王?!?p> 司馬昭讓其坐下。
這時有軍士送來軍情,賈充拿來一看,道:“安東將軍陳騫,請求出兵解圍巴東?!?p> 司馬昭閱后,道:“看來吳人野心非小,可有良策否?”
賈充道:“荊州刺史胡烈已至襄陽,可命其進軍,以此解圍?!?p> 司馬昭道:“速辦之,另將上表以安東將軍陳騫為征南大將軍、封郯侯,后援胡烈。以蜀郡太守牽弘為振威護軍,向巴東援助。豫州之軍亦同時向南?!?p> 賈充道:“是,我這就去辦?!?p> 賈充離開后,司馬昭又招呼劉禪繼續(xù)飲酒。
于是巴東方面,在數(shù)次求救安東將軍陳騫及魏廷后,魏國的援軍終于出動了。
七月,魏荊州刺史胡烈率步騎二萬由襄陽方向,進攻東吳。魏豫州地區(qū)的軍隊也同時南下。兩軍以掎角之勢策應救援。
胡烈?guī)е庀露f人前去救援,若直接去巴東和陸抗主力決戰(zhàn),陸抗可有三四萬人,就算能擊敗之,自己也會有不小損失,所以胡烈主張先占領(lǐng)西陵。
西陵,以前叫夷陵,吳帝孫權(quán)改名西陵。也有一種說法是夷陵和西陵同在一郡,相鄰很近,一個在江水南岸、一個在江水北岸。
在季漢與東吳邊界地區(qū),季漢最重要的城邑是白帝城,東吳則為西陵。
胡烈決定占領(lǐng)西陵,從而切斷陸抗的退路。這樣即使陸抗能勉強攻占白帝城,退路斷絕,孤軍在外,軍心不穩(wěn),也難長久。
胡烈的引路者,為巴東參軍楊宗,此時魏軍正在行軍路上,二人正在交流。
楊宗道:“胡將軍,朝廷讓我軍去救巴東,可我軍卻往西陵,若救援失敗,當如何交代?”
胡烈鎮(zhèn)定道:“羅太守在蜀多年,深得民心,他定會固守到底。等我軍占據(jù)西陵,陸抗退路被斷,必敗無疑?!?p> 楊宗道:“這?”
見他疑惑,胡烈又堅定道:“我是主將,你聽命便是!”
楊宗只好道:“遵命!”
胡烈看著身邊部將,道:“命令全軍,加速向西陵進軍!”
部將道:“諾!”
吳軍方面。
有軍士火線返回吳軍大營,入中軍營帳,將魏將胡烈南下西陵之軍務上報。
一聽魏軍來了,吳眾將震驚,步協(xié)道:“將軍,我軍圍攻白帝半年,久攻不下,將士疲勞,如今魏軍欲奪我退路,恐難歸吳,這該如何是好?”
留平道:“將軍,形勢有變,末將建議立即東撤。”
盛曼道:“將軍,若再不撤,全軍危矣?!?p> 見眾將皆主張撤退,陸抗思索之后,道:“胡烈此時南下,三五日內(nèi)便將兵臨西陵,而西陵空虛,必被胡烈所奪。看來事已至此,亦不得不撤也?!?p> 在眾將的注視下,陸抗做出了與當年父親陸遜同樣的決定,撤!
或許,他比他父親更有機會拿下白帝城,或因能力不足,或因天不佑吳,便失去了這次機會。
入夜,吳軍開始解圍,徐徐后撤。
第二日清晨,當羅憲再次站在城樓上時,發(fā)現(xiàn)附近吳軍營帳已空無一人,戰(zhàn)船也皆消失。
毛楚見況,驚訝道:“太守,吳軍敗走,我軍勝也!”
羅憲道:“定是援軍已至,你立即率能戰(zhàn)斗之將士,出城占據(jù)吳軍營帳,之后奪回夔門。”
毛楚道:“諾!”毛楚領(lǐng)命而去。
于是閉門堅守半年之后,白帝城終于再度打開城門,羅憲軍陸續(xù)收回全部失地。
羅憲一拒盛曼,二敗步協(xié),三退陸抗,蜀、吳兩軍在長達六、七月的較量之后,戰(zhàn)事走向尾聲。
在魏軍的南下支援下,羅憲取得白帝城保衛(wèi)戰(zhàn)的最終勝利。
數(shù)日之后,胡烈來到白帝城。
胡烈宣讀詔令,保留羅憲巴東太守之職,并拜為凌江將軍(亦稱陵江將軍),封萬戶亭侯。
羅憲接詔謝恩后,胡烈道:“恭喜羅將軍,你以二千弱兵抵擋數(shù)萬吳軍半年有余,在下實在佩服,人稱你為蜀中子貢,更乃名將也!”
羅憲道:“不敢,不敢。吳賊犯我國土,理應為國除害。此般獲勝還要多謝胡將軍及時相助,若再遲數(shù)日,我軍覆滅,巴東便為吳賊所有,便為大患也。”
胡烈道:“此役獲勝,乃晉王運籌帷幄,區(qū)區(qū)東吳,早晚平之?!?p> 羅憲道:“晉王英明蓋世,若能奉命討賊,羅憲當率軍進之,再立新功。”
胡烈道:“好,羅將軍頗有英雄之氣也?!?p> 之后羅憲領(lǐng)胡烈視察巴東各地。
于是南中霍弋歸順,白帝城擊退吳軍之捷報,相繼傳向洛陽,可以說此時的魏國已完全平定蜀地。天下大勢,盡在司馬昭之掌控。
捷報之下,晉王司馬昭又約安樂公劉禪至相國府用宴,這便是劉禪與司馬昭的第四次相會。
在用宴前一日,郤正求見劉禪,吩咐道:“公,下次晉王問話,不宜再言不思蜀也。”
劉禪疑惑道:“當若何也?”
郤正道:“若晉王再問,公當泣而答曰:‘先人墳墓遠在隴、蜀,乃心西悲,無日不思,’因閉其目?!?p> 劉禪大悟,道:“善!”
次日,劉禪來到相國府。
司馬昭道:“安樂公,多日不見,可知天下形勢?”
劉禪笑道:“臣愚鈍不知也。”
司馬昭道:“我封霍弋為南中都督,羅憲為巴東太守,已定蜀中百余城也。”
劉禪樂道:“恭喜晉王,恭喜!”
司馬昭道:“不必。安樂公,頗思蜀否?”
劉禪望了眼郤正,又回頭道:“先人墳墓遠在隴、蜀,乃心西悲,無日不思?!庇谑情]上雙眼,作出要哭泣的表情。
司馬昭感到疑惑,道:“此乃似郤正語邪!”
劉禪睜開雙眼,吃驚地看著司馬昭,爽快道:“誠如尊命!”通俗意思為:確實如尊駕你說的一樣!
見劉禪這般答復,司馬昭與左右之人皆大笑。劉禪見況,也笑了。
后面坐著的郤正只得嘆氣,不知該說什么才好。
司馬昭前后數(shù)次相會劉禪,試探他是否真心降魏。當見他如此老實忠懇,之后便不再懷疑他了。
今年南中歸降,白帝之戰(zhàn)結(jié)束,蜀中百城皆屬魏,這使魏國的疆域與司馬昭的威望皆達到了頂峰。那么這樣的情況下又將發(fā)生哪些事,請看下一章:晉代魏室羅與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