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過頭,見便宜舅舅一臉苦瓜,司馬熾寬慰道:“舅舅不必如此掛懷。且放寬心吧,這等小事,縱有上奏彈劾你,也不礙事。”
王延腹誹,“你是皇帝,自然這么想?!辈贿^也確實心底承認,這種商業(yè)賤事向來不入各高官之眼的。
他只是煩躁,一個外戚總是被彈劾不是好事。楊氏前車之鑒還在,皇帝又不當家,太傅掌權,他可不想觸霉頭。
……
第一個地方并不遠。司馬熾帶著曹官,就一起坐王延的牛車前往。
等他們到不多時,司隸校尉劉暾、河南尹劉默、洛陽令王棱三人就也陸續(xù)到了。
洛陽不僅是全國都城,也是司州的州治所,河南郡的郡治所,洛陽縣的縣治所,所以其州郡縣三級官員都具備。
河南尹劉默是個矮胖白皙的老者,洛陽令王棱則十分年輕,怕年不過而立,氣質清冷,板著臉,不茍言笑。
之所以叫來這三位,其實主要著眼還是在劉默、王棱二人。他二人是司馬越在洛陽行政上安插的心腹。司馬熾要做出商量的姿態(tài),就是給司馬越看的。
同時也是借二人之口,把這件事全面展示給司馬越,更甚者,讓二人來側面影響司馬越,說服二人,讓二人影響司馬越判斷。
有司馬越自己人站臺,比司馬熾特意找司馬越商量,要簡單多。雖說商事對這些人來說,著實上不了臺面。但有酒樓的紅火在前,司馬熾也怕司馬越眼紅,因而做出意料之外的打算。
另外,劉默、王棱作為洛陽城的行政長官,易市、夜市的開設不僅繞不過他們,還有求于他們更多。所以,先打通他們這道關卡,很有必要。
“三位卿,不必多禮。”
司馬熾止住三人拜禮?!斑@時請你們來,是商量一件重事,可能有需要到你們的地方,到時得你們好好配合?!?p> 說著,便示意王延將細情講述一下。
“這……加開易市倒是無妨??梢故小眲㈥帐紫劝櫭嫉???雌渖袂榫椭鋺B(tài)度,但話說得委婉。
這還是因為司馬熾自登基來就對他十分信重,他才沒有一貫作風,不然早就開起諫諍模式。
司馬熾沒有立即接他的話,而是轉問劉默、王棱二人,“劉尹、王令意下如何?”
劉默思慮片刻,方說道:“臣也多覺不妥?!?p> “加開易市,旨在商事,然今金羊馬三市已顯蕭條,再加開,是否徒費財力?彼時,無人買賣,恐費錢千萬,而成一閑地?!?p> “夜市嘛……若行夜市,則必開宵禁。宵禁頓開,夜行增多,百姓安全難以保證,又怕夜有宵小趁黑生雞鳴狗盜之舉。彼時,市中也必魚龍混雜,一旦趁黑鬧將起來,不便管制?!?p> “臣之慮,還請陛下明鑒!”
王棱拱拱手,接口附議道,“劉尹所言甚是。臣也是如此想?!?p> 接著朗聲道:“士農工商,商為賤業(yè),商者亦多詭詐。多行易市,難填其欲壑,反傷風氣。夜市更加繁雜,宵禁頓開,所趨者眾,必生事端。今多事之秋,陛下不可不察!”其辭嚴厲,用詞短促,極富正義感。
司馬熾皺眉不語,而是放眼觀察周圍環(huán)境。還捕捉到王棱說話時,劉暾臉色閃現(xiàn)一絲嫌惡。
一旁王延先急了,開口道:“劉校尉,劉尹,王縣令所言,延不敢茍同。今陛下初登極位,正是百廢待興之際。豈能因噎廢食、因言廢事?”
“推商事,鼓勵百姓作攤販賣,吸納州郡商豪往來,進行異地商貨買賣。此事數(shù)利兼得,一可克稅以充國庫,二可資百姓生活錢余,三可安州郡民心,四可繁華如今洛陽空虛。此大利之策也!何言不可?”
王延語氣不客氣。劉暾劉默聞言都皺眉,王棱更是忿然作色,忍了兩忍,沒有再吐毒舌。
劉暾脾氣直,對皇帝客氣,對王延可不會管他身份,立馬就要懟起。而王棱純粹是看不得王延大談商用作態(tài),他出身瑯琊王氏,豪門世家,為官清潔廉明,最看不慣商人詭詐,也不喜銅臭。
司馬熾將其等神色變化盡收眼底,沒有多言,擺擺手止住要起的爭論,“先不急辯論好壞。你們先與朕走走,看看?!?p> 于是司馬熾當先打頭,眾人緊跟著,王延時不時發(fā)表著自己擇地的想法,講清利弊。
司馬熾也第一次清晰見到了洛陽城的市井景象。
魏晉的洛陽城都是單宮城制,而不是承東漢時期的雙宮城制,城內只修建一個宮城,不是南北各建一個。
從東城的中門東陽門到西城的中門西明門,拉出一條筆直的寬廣街道,將城池一分為二。
象征著皇權的宮城,皇帝的居所,位于北城正中。東北角是太子東宮,西北角是金鏞小城。其余地方則井然有序、錯落分布著各類府衙,以及一些宗室、重臣所居住的里坊。
南城則大多都是城民聚居的里坊。從周朝發(fā)展起來的里坊制度,到此時,已經逐步完善起來,大致成棋盤方格網狀。雖不至于像后世看過的唐朝長安城復原圖那種嚴格密集、整齊劃一,但已經漸顯輪廓。
而城內街道也成棋盤式,主街道都是寬廣的大街,溝通東南西北十二個城門,東西向三條,南北向四條。除此之外的另一些小道,都是里坊之間溝通往來的。
唯一建在城內的易市,金市,則位于西城第一個軸線,被隔開的四個格子中從北向南的第二個。按方位,屬于西城,北城。從西明門一進入,向左轉便是其所。
坐落偏北,自然方便王公大臣們出入買賣,不必過多前往南城,目睹普通百姓的窮苦潦倒生活。
所以這也就注定金市的格調比較高,一般普通人難以進入,就算去了也是滿眼奢侈品。
因此,居民平日里的購物需求大多都是在街坊鄰里之間物易物,以及里坊內私設的小市場進行。
王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。所以他的第一個地點就選在南城東邊,位于南北四條交通道靠東的兩條之間。
左邊格子靠近銅駝街,是一個居民比較密集區(qū)域,右邊格子則是東城城門附近的里坊,交通出入方便。
只是可惜不是現(xiàn)成的空地。若大規(guī)模開發(fā),肯定要占用民房。
再往南,是王延選擇的第二處??拷搴樱檬且淮笃盏?,是城池的東南角,位置顯得有些偏。
另外還有兩處是在城池西南,大抵上與前兩處對應。
這是城內的四處,城郊也擇選了三處備用的。
一處位置最好的是靠近城池西邊的白馬寺周圍。因為白馬寺的緣故,聚集了不少百姓居住,交通也便利。
第二處是城南郊,靠近洛水,是一片河灘。
最后一處則是過洛水,處于洛水南岸,靠近靈臺、明堂、辟雍這三處分別用以天文觀測、皇家祭祀、大學國子監(jiān)的建筑。平日人流也很不少。
所有地點都走完,天已經漸入黃昏。
司馬熾收回望著高高靈臺的視線,對著身旁三位州郡縣官說道,“三位卿,感覺如何?”
三人只有王棱年輕,還挨得住。而劉暾、劉默二人都粗喘著氣,累得如死狗一般,就連王延也是如此。一下午的走動,說起來勞動量并不算大,但他們畢竟為官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慣了,又上了年紀,哪能跟司馬熾年輕力強,近來又堅持鍛煉相比。
劉暾、劉默二人聞言,心里苦笑不迭,悔不該一開始就反駁。一路來皇帝興致很高,絲毫不見累,這又事關政事,他們也沒法勸,只能一步步跟著。
甚至有點懷疑,陛下是不是故意的,讓他們受受苦頭。